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半岛 > 新闻中心 > 公司新闻

新闻中心

News

分类>>

半岛·体育官方网站体育锻炼的益处范例6篇

2024-08-23 14:53:26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半岛·体育官方网站体育锻炼的益处范例6篇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体育锻炼的益处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一直是体育心理学研究关注的重点。近年,随着人们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注度不断增大,清晰地揭示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为促进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提供更多科学的参考,更成了一个十分重要而且迫切的研究课题。本文总结了许多关于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效益的研究成果,讨论了影响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效益的因素,以期为今后关于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关系的探讨,以及为维护与促进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提供一些参考。

  大量的研究探讨了体育锻炼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这些研究较一致地表明体育锻炼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在我国,近年研究者的一系列研究进一步深化了这一结果。

  李娜(2001)采用筛选了抑郁倾向高分的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以体育兴趣小组为活动方式进行实验研究,结果发现有计划、有目的安排体育锻炼和娱乐性群体运动兴趣小组,有利于改善抑郁状况和情绪稳定性个性特征[1]。张兰君等(2002)对有强迫症状的大学生体育运动干预实验研究发现,通过运动处方干预6周后其强迫症状、情绪稳定性均显著改善[2]。曹国民等(2002)让实验组大学生参加了为期6周每天1小时的体育锻炼后,发现其在简式心境状态剖面图(POMS)的紧张、愤怒、疲劳、抑郁、慌乱5个分量表及消极情绪纷乱总分上均与对照组组有显著差异,体育锻炼具有良好的心理健康效益[3]。袁玉涛等(2004)的研究指出,积极参加体育运动的大学生中有9%的人在一定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但在不经常参加体育运动的大学生中这一比例则为28%[4]。张勇等(2006)调查发现,偶尔参加体育锻炼的大学生在躯体类、情绪类、人际交往类以及神经症类等方面的心理问题远远多于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大学生[5]。沈辉(2008)对存在心理问题的大学生进行为期2个月团体体育锻炼干预活动后发现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随着体育锻炼的深入而有所提高[6]。

  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体育锻炼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许多文献已较好总结了这些研究成果,本文仅对此作较简单的总结。总的来说,国内外研究表明,体育锻炼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效益:(1)改变睡眠模式,提高睡眠质量;(2)改善神经系统和大脑的机能;(3)改善身体表象和身体自尊;(4)改善认知活动,如反应时间、注意不集中、思维混乱等;(5)改善情绪状态,提高情绪健康水平;(6)提升意志力;(7)有助于人格的完善;(8)有助于减缓或治疗心理疾病[7]。

  随着研究的深入,许多研究关注了体育锻炼在不同层面上对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本文希望通过总结这些影响体育锻炼心理健康效益的因素,为利用体育锻炼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提供更多参考。

  影响体育锻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效益的主体因素有许多,本文仅介绍研究者较为关注的几个因素,包括锻炼者的性别、锻炼兴趣、锻炼态度和坚持性。

  许多研究表明,性别是影响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效益的一个重要主体因素。如贺亮锋(2007)研究表明,各种运动对男女大学生心理健康具有不同的作用。其中体育锻炼对POMS的各项指标的影响中,男女生在紧张、愤怒、疲劳和自尊上差异显著[8]。朱伟等(2008)研究发现,男生心理健康状况相对好于女生,中等偏上运动量对男生有较好的心理健康效应,中等偏下运动量对女生有较好的心理健康效应[9]半岛·体育中国官方网。这些提示,在利用体育锻炼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过程中要注意性别的差异。

  锻炼兴趣是影响锻炼心理健康效益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如潘国斌(2003)探讨了体育活动兴趣对增进大学生身心健康的积极作用与效应,结果发现对体育有明显兴趣的学生较对照组的心理特征和心理负荷效应、身体素质有显著性差异[10]。邱新宇等(2006)发现,大学生体育锻炼兴趣与心理健康水平呈显著性关系,不同兴趣组大学生的SCL-90因子总分存在着显著性差异,体育锻炼兴趣高的大学生表现出较高的心理健康水平,兴趣低的学生表现出与不锻炼和锻炼无规律学生相似的较差的心理健康状况[11]。这提示提高大学生的锻炼兴趣是利用体育锻炼促进心理健康的一个有效途径。

  刘萍等(2003)指出,体育态度与心理健康总症状、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心理承受力、适应性、情绪失调、焦虑等方面有低的显著负相关,与抑郁有中等的显著负相关。体育态度对心理健康总症状、情绪失调、焦虑、抑郁、偏执回归效应显著[12]。邱远(2004)的一项研究也表明,体育锻炼能比较好地解释说明心理健康的响应变化,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贡献率达到52.15%;从事体育锻炼的态度、锻炼时间和锻炼的坚持程度等3个维度则起主要影响作用,是大学生心理健康重要的贡献因素[13]。何仲恺等(2007)通过POMS、SCL-90量表、主观幸福感量表考察了大学生锻炼坚持性和运动态度对心理健康的影响。结果证明,运动态度在主观幸福感及POMS量表得分上主效应显著,而坚持性在POMS量表和SCL-90量表得分上主效应显著。不喜欢运动且坚持锻炼组的个体在主观幸福感量表上得分更低,而在POMS和SCL-90量表上得分更高[14]。这些研究表明,大学生的锻炼态度和坚持性也制约着体育锻炼的心理健康效益。

  竞技运动与娱乐性运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有所不同。邱新宇等(2006)指出,娱乐性、竞争性及类型不确定的三种体育活动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不同的影响。他们比较了进行三种不同类型体育活动的大学生的SCL-90得分发现,在躯体化、抑郁、敌对因子上,锻炼类组得分低于竞技类组[11]。

  集体运动与个人运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也有不同影响。如何秋华等(2002)的研究表明,采用课余集体体育锻炼的方法能够有效地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并且效果优于一般的体育锻炼形式[15]。邱新宇等(2006)比较了参加集体锻炼、个人锻炼和混合锻炼三种不同锻炼形式学生的SCL-90得分,发现不同形式组学生的因子总分存在着显著性差异,且集体锻炼组与个人锻炼组差异非常显著,集体锻炼组得分明显低于个人锻炼组,在人际关系敏感、敌对、焦虑等因子分值上还好于混合组[11]。

  有氧运动与无氧运动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效益上也有不同表现。如North等(1990)一项关于体育锻炼对抑郁的控制作用的研究表明,有氧练习和无氧练习均可降低抑郁,但Petruzzello等(1991)却提出无氧练习不能降低焦虑,这提示如果希望改善整体的情绪状况,最好采用有氧练习[16]。

  哪一种活动类型更具有良好的心理效应呢?Berger(1988)提出,有氧运动、封闭式运动、没有人与人之间竞争的运动,更有助于锻炼者的心理健康。事实是否真的这样呢?随着研究的深入,这一问题将会得到更清晰的回答。

  我国学者蒋碧艳等(1997)发现,中等到较大的运动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具有更好地心理健康效应[17]。马嵘等(2007)指出,中等运动量对大学生有较好的心理健康效应,其作用主要集中在SCL-90的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恐怖、偏执因子上,而对精神病性因子的作用不明显[18]。朱伟等(2008)的进一步研究发现,中等偏上运动量对男生有较好的心理健康效应,中等偏下运动量对女生有较好的心理健康效应,长期坚持中等运动量的体育锻炼有利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9]。尽管有不同的意见,如范军(2008)认为大运动量对大学生有更好的心理健康效益[19],但总体上研究者较一致地认为中等运动量有较佳的心理健康效益。

  运动量是运动强度、运动时间和运动频率三者的函数,许多研究者单独探讨了这三个因素对心理健康效益的影响。

  (1)运动强度。运动强度一般常用心率指标和最大吸氧量来衡量。运动心理学和运动医学一般规定:运动的大强度相当于最大吸氧量的50%-60%,小强度相当于最大吸氧量的40%左右。目前大多数研究认为,中等强度的体育运动能有较大的心理健康效应,适中的身体运动强度能够改善情绪状态和焦虑、抑郁、紧张和疲劳;相反,大强度的运动却可能增加紧张、焦虑等消极的情绪。如李林等(1999)实验结果表明,身体锻炼有助于调节身心矛盾,增强心理健康,中等强度是大众健身锻炼较适宜的锻炼强度[20]。

  (2)运动持续时间。研究者指出,每次运动的时间至少应为20-30min,60-90min的运动也会产生理想的心理状态。如方敏等(2005)的研究指出,每次30-90min的锻炼有更佳的心理健康效应[21]。一次运动的持续时间过长不会产生良好的心理效果,坚持运动练习,才能获得良好的心理效应。

  (3)运动频率。朱淦芳等(2004)的实验表明,体育运动对焦虑和抑郁状态的改变有密切的联系,每周3次、每次1小时左右的中等强度或中等强度以上的运动量更有利于改善焦虑和抑郁倾向的大学生,其调节作用显著[22]。方敏等(2005)的研究表明,每周2次或3-5次、每次30-90min的锻炼心理健康效应更明显[21]。宋子良(2008)的研究也表明,体育活动时间越长、次数越多、项目越激烈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效果越明显,以每次锻炼1小时以上、每星期锻炼3次以上、经常参加混合类项目的体育活动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效果最理想[23]。

  许多研究探讨了不同体育活动项目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独特效益。李宜南(1999)对不会游泳和健美操的女大学生的测试表明,经过游泳和健美操训练后,学生的反应时、数字记忆广度有了显著提高,经过游泳训练,学生的睡眠效率得到了改善[24]。卢晓文(2004)将通过SCL-90筛选出4组分别表现有抑郁、焦虑、强迫和人际关系敏感症状的大学生按照其喜好,分别安排在篮球、乒乓球、武术、健美、围棋5个选项班中进行一系列锻炼。结果表明,五种项目都能改善抑郁症状;健美和围棋和助于缓解焦虑;武术和健美对强迫组的同学有显著的改善作用;篮球和足球能改善人际敏感学生的人际关系状况[25]。贺亮锋(2007)的实验表明,不同运动项目对心境的指标具有不同的作用,其中篮球运动对除自尊以外的其他各项指标均有显著性的意义,排球运动对除紧张以外的其他各项指标均有显著性的意义,健美操运动对除愤怒以外的其他各项指标均有显著性的意义[8]。方秀宠等(2008)的研究以无痛跑步、篮球、乒乓球锻炼的方式为抑郁情绪大学生进行积极的干预,结果表明无痛跑步、篮球、乒乓球锻炼对学生的抑郁情绪具有积极的干预作用,其中无痛跑步效果最为显著[26]。

  上述研究表明,不同的运动项目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有相同之处也有独特之处,因此在利用体育锻炼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实践中要做到有针对性、有目的性,从而收到更大的效益。

  大量的研究表明,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有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因此,我们在维护与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实践中,要充分利用体育锻炼,让其成为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良方。同时,由于许多因素制约着体育锻炼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效益,我们要注意这些因素,让体育锻炼在维护与促进心理健康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2]张兰君,李娜,王颖.大学生强迫症状的体育运动干预实验.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2,16(7):478-479.

  [3]曹国民,曹晖.体育锻炼与大学生心理健康关系的实验研究.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2,36(1):131-146.

  [4]袁玉涛,田振生,刘春明,贾宝民.大学生心理里健康与体育运动的相关研究.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4,20(1):69-70.

  [5]张勇,孙高峰.体育锻炼对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效能性研究.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1):56-58.

  [6]沈辉.体育锻炼与大学生心理健康实验的研究.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7(1):35-37+17.

  [7]佟立纯.体育活动对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北京体育师范学院学报,1999,11(3):48-52.

  [8]贺亮锋.体育活动对大学生心境和情绪的影响实验研究.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4):481-488.

  [9]朱伟,李洪强.北京普通高校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与心理健康的调查研究.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8,25(3):127-131.

  [10]潘国斌.大学生体育活动兴趣与健身效应探讨.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3,37(1):144-146.

  [11]邱新宇,王麟.大学生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0(1):122-124.

  [12]刘萍,王振宏.大学生体育态度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中国学校卫生,2003,24(6):635-636.

  [13]邱远.大学生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关系的初步研究.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27(12):1637-1641.

  [14]何仲恺,钱铭怡,杨寅等.运动态度和锻炼坚持性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体育科学,2007,27(6):39-44.

  [15]何秋华,刘夫力.课余集体体育锻炼对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体育学刊,2002,9(5):59-61.

  [16]张力为,毛志雄.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综述).广州体育学院学报,1995,15(4):42-47.

  [17]蒋碧艳,祝蓓里.上海市大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及其与体育锻炼的关系.心理科学,1997,20(3):235-238+287.

  [18]马嵘,黄春梅.新疆高师大量与心理健康状况比较.中国体育科技,2007,43(2):52-55.

  [19]范军.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体育锻炼的关系.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7(6):114-116.

  [20]李林,季浏.不同强度锻炼的心理效应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中国体育科技,1999,35(5):25-28.

  [21]方敏,孙影.大学生SCL-90因子分与体育锻炼行为的关系.中国学校卫生,2005,26(2):100-101.

  [22]朱淦芳,魏纯镭.体育运动对改善大学生焦虑和抑郁的相关研究.福建体育科技,2004,23(6):57-59.

  [23]宋子良.不同频度的体育活动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关系的研究.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31(7):948-950.

  [24]李宜南.游泳、健美操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9,(3):86-89.

  实际上,患癌后那么一味“养着”,存在不少隐患,不但不利于癌症康复,甚至还会起到负面影响。研究证实,缺乏运动的癌症患者往往抵抗力会下降,这时,患者真正会陷入“虚弱”状态之中,易受外界细菌、病毒影响,进而使癌症治疗面临更多的不良因素。血脂高的癌症患者,缺乏体育锻炼可能会增加血栓的发生风险;吃得太多,又不锻炼,还会促使身体负荷过重,导致癌症复发。

  那么,经常锻炼对癌症康复有哪些益处?首先,锻炼身体可以为患者带来更多的“供氧”。要知道,缺氧可是致癌的因素之一。诺贝尔奖获得者瓦鲁特博士认为,癌细胞易在缺氧细胞中繁殖。吸氧可以增强细胞、组织和器官的新陈代谢,增强各器官功能,提高免疫力,而体育锻炼是提高“供氧”的最好方法。有人分析,慢跑后每天获得氧供给比平时多8倍。其次,通过锻炼可以排出各种毒素。癌症患者,特别是接受放化疗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体内容易累积毒素,而体育锻炼可以使人出汗,把体内的铅、锶、铍等毒素排出,并能提高制造白细胞的能力。

  再次,体育锻炼可以帮助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情。试想在阳光明媚的早晨,呼吸着新鲜空气,在体育锻炼的过程中,敞开内心世界,体会融入自然的感受,这会让人多么愉悦。相比之下,躺在床上,整天胡思乱想,这两种心境有多大的区别,而哪一个更利于癌症康复?患者都会做出正确的选择。最后,体育锻炼还能改善心肺功能、消化功能和神经系统功能,提高机体对外界刺激的适应能力,解除患者大脑皮层的紧张和焦虑,有助于休息和睡眠。

  当然,癌症患者毕竟有别于健康人,采取体育锻炼的方法也有别于健康人。癌症本身对机体就是一种消耗,癌症导致的血液黏稠度上升会引起血管意外发生率上升,而接受手术、化疗、放疗等后,也会降低患者身体抵抗力。因此,患者不适宜选择运动量大、对抗性强的运动,而适宜选择一些运动量小,力度可控,对身心放松有益的运动,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等。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选择具有针对性的锻炼方法。例如,肺癌患者经过手术切除或放化疗之后,患者大多有不同程度的肺功能下降,锻炼项目的选择应以恢复或增强肺功能为目的,锻炼方式主要有吹气球和腹式呼吸。乳腺癌患者在手术后会出现患侧上肢运动受限,术后早期进行肢体功能锻炼可使患侧肢体的关节、肌肉尽快恢复功能。

  在运动过程中,患者要善于自我观察,防止出现不良反应。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规律性体育锻炼之后,还要复查身体,进一步调整锻炼方法,找到最佳锻炼方案。注意,如果癌症患者体温升高,癌症病情复发,骨骼疼痛,皮肤、口腔等部位出现出血倾向,白细胞低于正常值等,此时,最好暂停体育锻炼,以免发生意外。

  关于体育运动同志指出:“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这句话一直是新中国体育运动的指针,不管是专业的体育运动项目,还是学校的体育课教学,都严格落实这句英明论断的精髓,用它来指引自己的工作。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的体育课或者是体育运动项目更应该注重人们的体质锻炼。

  中小学的体育课,必须时刻牢记,一定要体现面向全体学生,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为目标,通过一系列的体育项目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得到有益的锻炼,让学生在快乐和谐的环境里健康地成长。在安排活动内容与活动形式的时候,教师在头脑中首先要打下这样一个烙印:通过这项活动的开展学生能够从中受到怎样的良好教益,会学到哪些生活的知识;这种活动形式,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有哪些好处,会不会对学生的健康造成伤害等等,都要做认真、细致的考量。总之,必须把学生的身心健康放在第一位,充分体现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以人为本”。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这项体育活动有参与的兴趣,才会有参与的,也才会产生参与的行动。为什么会有参与的兴趣呢?兴趣是从何处产生的呢?从心理学角度讲,当一个人在身心的成长上缺少了某些元素的时候,他就会自然对具有那些元素的活动产生尝试的冲动,如此,当他们在做这些活动的时候兴趣就高,由于参与的兴趣高涨,其效果自然就好,这是毫无疑问的。所以,当我们在设计体育活动内容和活动形式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到学生的身心需要,考虑到学生参与的兴趣,考虑到这项活动学生参与后给身心带来的益处。

  体育锻炼心理健康关系心理健康是目前国内外心理学研究中非常活跃的一个领域。根据身心交互作用理论,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目前,我国的全民健身也成为热门研究领域,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也日益受到广泛关注,笔者对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关系问题进行了探讨。

  国际上对健康有清楚的界定: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都处于良好的状态。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日趋加快,人们的竞争意识加强,人际关系日益复杂和冷漠,抑郁症等抑郁性疾患是最为常见的心理疾患,被人称为防不胜防的“心理”感冒。

  由此可见,心理疾病成为当今社会的一大杀手,心理隐患是造成亚健康人群日益增多的主要原因之一。实践证明,吃药治疗心理疾病并不是最好的办法,而且药物都含有一定的毒性,会对产生一定的副作用,容易造体对药物的依赖性而上瘾。而此时,体育锻炼的心理治疗方面就有了积极地作用。

  从国内外研究结果看,已证明适当的体育锻炼对于心理健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例如,体育健心操就是一种对心理有积极促进作用的体育锻炼方式。参加体育锻炼能增加愉快体验、保持良好心境,可以降低焦虑、减轻抑郁,因而对人的心理健康有积极意义。体育锻炼的心理保健功能主要表现为:(1)体育锻炼可调节心态,稳定情绪;(2)体育锻炼可预防和治疗心理疾病;(3)体育锻炼可强化自我概念与自尊;(4)体育锻炼可协调人际关系,促进心理相容。首先,表现在体育运动促进身体的发展,尤其是促进神经系统的发展,为心理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其次,表现在体育运动对心理发展不断提出新的要求,产生新的要求与现有心理的矛盾,从而推动心理的发展。巴里克(Barick,G.L.)等发现,运动能力发展良好的儿童,其情绪变化小,自卑减少,随和,社交积极,社会适应能力强,易成为集体的领导者。在小学高年级以后,尤其是在青年期,身体及运动能力对个性发展的影响,需要通过社会评价和价值观为媒介,即只能间接影响个性发展了。体育锻炼能产生脑腓肽,刺激下丘脑,进而产生愉快的体验,这是身体锻炼的情绪的积极调节作用。另外,经常从事身体锻炼,在体育运动中享受成功的喜悦,承受挫折的压力,可以大大提高情绪的适应性,也有利于以更积极的态度迎接生活的挑战,适应各种生活环境。通过群体的体育锻炼,增加人与人之间接触,使社会交往增加,身心欢快,有助于消除孤独症,并从中获得社会需要感的满足,从而实现对人生物功能与社会功能间的调控。

  为了克服独生子女摆脱由于寂寞产生的孤独感,组织一些需要小朋友集体协作,克服困难去完成的游戏活动,可以促进儿童克服不良的心理。独生子女的不良心理倾向主要表现为:自私、任性孤傲、放任自由、以自我为中心、缺乏责任感和同情心、占有欲和依赖性过强等。适当的体育活动,可以纠正这些不良的心理倾向,使这些孩子的心理得到健康发展。特别是在身体锻炼中注意力要高度集中,除避免发生伤害事故外,还有利于培养自己的意志和健康的心理,使自己成为一个身心都非常健康的人。体育活动可以缓解心理压力,使人从精神紧张状态中解脱出来。

  综上所述,体育锻炼能推动心理的发展,对情绪有积极的调节作用,与个性的形成与完善有密切关系,促进心理过程对人的生物功能与社会功能间的调控。因此,参加体育锻炼是促进与保持心理健康的积极、有效、较为理想的重要方式之一,应当被大力提倡与实施。从心理健康的角度出发,培养活动兴趣和运动习惯,比单纯强调体育活动的健身功能更有利于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

  体育锻炼和心理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他们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所以,在体育锻炼过程中,应抓住心理健康与体育锻炼相互作用的规律,利用健康的心理来保证健康的锻炼效果;利用体育锻炼来调节人的心理状态,促进心理健康。使全民都认识到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这有利于人们自觉、自愿地投入到体育锻炼中来,并以此来调节心情,促进身心健康,从而积极投入到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中去。

  \[2\]罗明,林玲.网络对人格心理发展的负面影响\[J\].广西社会科学,2001,4(06):28-29.

  \[4\]佟立纯,张洋.体育健心操的创编及应用效果的实验研究.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2,(01).

  \[6\]涂相仁.体育锻炼的心理保健功能.吉林体育学院学报,1999,(01):57-60.

  体格指标包括的身高、坐高、体重等。身体姿态指标则是通过脊柱的生理弯曲程度、四肢和手的形态反映出来。

  一是促进体格的发展。技校生年龄普遍为16-20岁,还处在长身体的最佳年龄。虽然因为个体差异,同学们的体格不同,但是进行正确、适度、合理、科学的体育锻炼是有益于身体健康的。同时,不少研究显示,参加课余体育锻炼的同学,身高、胸围、体重都有一定程度的合理增加,而且各指标比不参加课余体育锻炼的同学有了更大幅度的提升。所以,坚持课余体育锻炼必然有益于体格的发展。

  二是促进身体姿态的形成。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逐渐提高了自我欣赏水平和鉴赏及审美能力。通过课余体育锻炼,同学们不仅可以结交更多的朋友,还可以树立正确的“偶像形象”,培养现代学生自己的形体美、姿态美,以及端正的身体姿态。此外,参加课余体育锻炼也确实有助于自己形成优美的身体姿态和健康、优雅、大方的外在形象。

  一是对神经系统的促进作用。神经系统是内起主导作用的功能调节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均极为复杂,体内各器官、系统的功能和各种生理过程都不是各自孤立地进行,而是在神经系统的直接或间接调节控制下,互相联系、相互影响、密切配合,使成为一个完整统一的有机体,实现和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由于参加课余体育锻炼,必然要进行一系列肢体的动作,甚至会有很多组合动作,而任何一个动作的完成,都需要神经系统进行控制。所以参加课余体育锻炼能改善神经系统对全身各器官、系统的调节和支配作用,提高的协调能力和反应速度等能力。

  二是对心血管系统的促进作用。心血管系统是一个封闭的管道系统,由心脏和血管所组成。心脏是动力器官,血管是运输血液的管道。参加课余体育锻炼可以使心脏功能增强,对预防心血管疾病有很好的作用,而且能提高心肌利用氧的能力,改善血管的弹性,增加血液流速和促进血液的重新分配,促进血液循环,增大心脏容量,最终促进心血管系统的更好发展。

  三是对消化系统的促进作用。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两大部分组成。消化系统是的系统之一。参加课余体育锻炼,对消化系统的机能有良好影响,可使胃肠的蠕动增强,食欲增加,消化功能加强,消化液增多,消化管道的蠕动加强,提高胃肠的消化和吸收功能,预防治疗肠胃疾病。技校学生正处在生长发育的最佳年龄,他们的身体发育及脑力与体力劳动都需要大量营养物质,而进行体育锻炼必然增加能量的消耗,更会进一步加快新陈代谢的过程,从而改善消化系统的功能。

  课余体育锻炼要真正对学生的健康发展起到相应促进作用,必须注重与体育教学内容和课余体育锻炼项目紧密结合,兼顾趣味性。对课余体育锻炼学生集中参加的项目,教师可以安排相应的体育竞赛,以提高同学们参加课余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总的来说,技工院校的学生对参加课余体育锻炼的兴趣不高,对参加课余体育锻炼更没有科学、合理的计划。即使有些同学可以坚持体育锻炼,也存在运动设施,场地简陋等客观情况。课余体育锻炼如何成为学校体育的延续,以及成为学生终生体育的基础,这是值得教师们去认真思考与探讨的问题。

  摘 要 通过问卷调查、量表评定法等方法,对厦门市主城区老年人参加体育锻炼的现状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老年人参加体育锻炼,主要是为了增强体质、结交朋友、防病治病、延年益寿;体育锻炼活动场所主要集中在广场、社区公共体育场所和公园、空地等非营利性场所;以小锻炼量和中锻炼量人群居多;体育消费方面投入较低,在体育消费的投入中以实物型消费居首,观赏型和参与型消费较少。

  随着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和物质文化生活的不断提高,全民健身运动的普遍开展,人们对自身健康越来越重视,加强老年育锻炼,增强老年质,全面提高老年人身体健康,是老年人自身迫切需要。本文调查厦门市老年育锻炼的现状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意在为从总体上提高厦门市主城区老年人的身体健康状况提供参考。

  本文以厦门市市主城区(思明区、湖里区、集美区、海沧区、同安区和翔安区)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

  1.文献资料法。通过中国知网、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等途径查阅有关的文献、期刊、专注等资料。

  2.问卷调查法。编制一份《老年育锻炼现状的调查问卷》对厦门市主城区1020名老年育锻炼现状进行调查,选取公园、社区、广场、老年大学、老年体育协会等地随机向老年人发放相关问卷,共发放1020份,回收934份,有效回收率为91.57%。

  4.数理统计法。对收回的问卷进行整理,剔除其中的无效问卷。运用Excel对有效问卷进行分析,输出图表,说明问题。

  据调查显示厦门主城区老年人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动机,选择增强体质的人有522人,占27.12%,所占比例最大,结交朋友306人,所占比例15.9%,防病治病,占11.95%,延年益寿,占10.97%,这四项共占65.94%,这充分说明厦门市主城区老年人参加体育锻炼具有很强的目的性。

  厦门市主城区老年育活动大多集中在广场、社区公共体育场所和公园,比例分别为31.48%、19.98%和18.99%,家里和空地各占9.02%和8.98%,有4.53%的老年人选择在收费的体育场馆活动。

  厦门市主城区老年人在体育锻炼项目的选择上呈现多元化趋势,散步和健身舞蹈是老年人参与最多的健身项目,比例分别占有20.56%和15.62%。其他选择较多的是太极拳、游泳、跑步、棋牌类气功分别占了14.33%、9.81%、7.98%、7.88%、5.69%。

  由图一可知,厦门市主城区老年人对于体育消费额集中在301-500,501-700之间,所占比例为21.52%、22.81%,而年体育消费消费额在100元以下的占8.35%,这说明现阶段老年人对体育的消费较低,消费意识有待提高。

  在厦门市主城区老年育消费中,有53.9%的首选实物型体育消费,有21.95%的选择观赏型体育消费(观赏篮球、排球、门球等比赛),有20.3%的选择“信息接受型体育消费”(接受健身指导、参加健身团队的入会费、健康知识与信息咨询、付费体育频道等信息)。

  本研究以体育锻炼量来判定体育锻炼程度的大小。根据体育锻炼等级的区分方法,将934名被试老年人的体育锻炼分为小、中、大三种运动量等级。据调查显示,934名被调查老年人中有430名老年人属于小锻炼量,占被调查总数的46.04%,所占比例最大。69名老年人属于中等运动量,占被调查总数的39.51%,135名老年人属于大运动量,占被调查总数的14.45%。

  1.老年人参加体育锻炼的目的性较强,主要是为了增强体质、结交朋友、防病治病、延年益寿;2.老年人参加体育锻炼活动场所主要集中在广场、社区公共体育场所和公园、空地等非营利性场所。以小锻炼量和中锻炼量人群居多;3.老年人对于体育消费方面投入较低,在体育消费的投入中以实物型消费居首,观赏型和参与型消费较少。

  1.倡导终身锻炼、科学锻炼的体育思想,通过这种方式积极开展老年育锻炼宣传工作,大力普及体育锻炼相关知识,培养老年人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让老年人充分认识到体育锻炼带来的好处,并能够积极的参与进去;2.加强厦门市主城区老年育场地的管理和设施建设;3.加强老年育锻炼的组织和领导。重视和关注老年社会福利,建立和完善老年育的消费和服务体系。

  [1] 辛利,周毅.中国城市老年育生活方式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中国体育科技.2011.3(27):20-21.

href=""

搜索